致考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考生与家长:
您们好!
首先感谢您和您的孩子关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全体师生热忱欢迎您来考察, 欢迎您的孩子报考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相关专业! 我们相信, 通过我们系统负责任的介绍, 会加深您们对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办学理念、 现状、发展思路与人才培养内力的了解。 下面请允许我向您们介绍一下农学院的情况及相关的保障。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生物工程系, 于 2014 年 4 月更名农学院, 2016 年根据发展的需要, 定名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学院按照“立德树人” 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质量观、 文化观、 绩效观指导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学院实施开放性办学, 秉持“知行合一、 立德笃行” 办学理念, 形成了以“院风、 教风、 学风、 作风” 四风为重点的一套自律文化体系, 秉持 “知行合一、 立德笃行” 的院训, 倡导了“自强不息、 创新拓展” 的院风,奉行“严谨治教、 修业树人” 的教风, 落实“明德、 善思、 勤技、 践行” 的学风, 强化“求真务实、 爱岗敬业” 的作风, 形成了一套完备自律文化体系。 发挥文化在学院工作中先导作用。 学生实行理实一体分段培养, 按照“教书育人、 文化育人、 企业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 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其中教书育人是重点, 企业育人是创新,文化育人是抓手, 服务育人是前提, 环境育人是依托。 构建实施 “三植入三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即人才培养目标植入产业发展, 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 教学课程设置植入产业生产过程, 与产业需求有机结合;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植入产学研的全过程, 与学生就业创业有机结合。
学院长期实施“学中做、 做中学、 教中做、 做中教、 教学做一体”的教法。 现有教职工 38 人, 教授 6 人, 副教授 7 人, 副高以上占专任教师比例 44.8%; 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18 人, 占专任教师比例51.3%;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 教师占 90%, 在校学生近 16 多人。 学院形成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 药业专业群和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合理的专业布局, 其中作物生产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 作物生产技术、 中草药栽培技术为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 药品生产技术 GMP 虚拟仿真系统为云南省创新行动项目。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获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 1 项, 省级教学质量工程 17 项, 涉及教学名师、 精品课程、精品教材、 校内实训基地等项目; 获院级教学质量工程 4 项; 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 70 多篇, 其中核心刊物 30 篇。 有 20 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优秀论文奖, 主编高职高专教材 20 多本,总编、 主编或参与编写农业科技书 60本。 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 9 项。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根据农业高职教育的特点, 设有七个教学与技术中心。 学院实行“产教融合、 共育人才” ,与德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公司、 北京燕化有限公司、 中化集团云南代理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和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广泛深度合作, 建有 60 家企业校外实训基地、 4 家校外科研教学基地, 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共建联合人才培养基地, 与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等 7 家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与中国种业集团云南分公司、云南英茂集团有限公司、 鑫凯高科北京作物有限公司等 40 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多家企业在学院设有励志奖学金, 为贫困优秀学生提供帮助。 校内建有“全真全程” 现代农业装备的实训基地 8 个, 占地 70 亩, 涵盖了农业生产各种类型;建有 18 个实训室。 学院具体负责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3 个, 长期具体承担云南省科技增粮技术指导、 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农牧渔师资培训、 云南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承担国家农科教结合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云药单元子项目, 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院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项, 获国家“黄炎培杰出教师奖” 一项, 实现了教学与农业产业结合, 成果写在云岭大地。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根据农业高职教育的特点,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产学结合为切入点, 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开放性办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行顶岗实习、 预就业, 确保学生“零距离” 就业。2010 至 2018 年, 学生到外资企业就业达到 60 人次, 实现了就业率高, 就有效果好。
各位尊敬家长,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按照关心学生生活与成长,关注培养学生思想与行为, 关爱一切学生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考核、 评优规范化、 制度化, 班主任 “三个一” 工作, 确保学生管理有序规范运行,“三个一” 是指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班会、 走访一间宿舍、 与一名学生谈心,实施周报制及周点名制, 使班主任与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 更加充分的了解学生, 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如果你的孩子选择到报考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专业, 我院全体教职工将以崇高师德、 博学与技能, 与家长、 企业、 社会一道共同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与学生一道, 三年后达到以下目的。
学生管理: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在学生管理各项工作中,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来开展工作, 扎实构建师生和谐环境和氛围, 落实文化建设内涵, 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技能,又有文化的高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综合人才。
学费保障: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按照“2+1” 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 即 2 年在校, 1 年到企业, 前半年实作, 后半年实战, 加大企业育人力度, 通过与企业合作, 采用有偿半年顶岗、 半年预就业的培养方法, 学生可获得相当于三年学费的报酬。 同时, 可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有多家家企业在我院设立了企业奖学金, 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保证。
实训保障: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拥有各类开放实训基地, 只要学生愿意, 都可以到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 部分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技项目。 保证学生实训技能培养和提升。
社团活动保障: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拥有针对学生实际需要的社团, 各专业建有兴趣小组, 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社团活动,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 通过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企业、 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三年毕业时, 我院学生将会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 掌握相关技能、 身心健康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欢迎您的孩子到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就读。 谢谢!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018 年 1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