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最强音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国务院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第一年,大部制改革开创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图为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3月5日,李克强在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作重要批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健全标准体系,夯实监管基层基础,创新监管方式方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监管执法,强化行业自律,鼓励公众监督,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
——2月11日,汪洋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韩正: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是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当前食品领域风险因素复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决不回避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果蔬、粮食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食品掺假造假,餐饮后厨卫生等烦心事,要采取更有针对性、更管用、更务实的举措,在持续解决问题中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
——9月7日,韩正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处置,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市场供应稳定。
——12月11日,胡春华在全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国务委员王勇: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食品安全、人民健康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层层压实各方责任,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各道关口。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让守法者行走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7月17日,王勇在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出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 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底线要求。安全农产品和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归根到底是产出来的,要加强源头治理,健全监管体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李克强总理也提出明确要求。过去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下一步,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月11日,张高丽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是食品安全工作题中应有之意,是食品安全工作者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敢不敢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更多体现的是食品安全工作者敢不敢担当、有没有追求。我们始终强调“公信力”,其核心是必须替群众着想,要始终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食品安全上,群众和合法的企业他们的根本利益就是: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遇到的困难得以解决。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举全系统之力、举全社会之力、举全行业之力,来抓好抓实食品安全这件大事,要尽一切努力让群众吃得放心满意。
——11月13日,顾秀莲在第十六届食品安全年会上的讲话